澧县拼团购房178群(196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78人申请入群

常德高速、高铁、公共交通怎么建设?规划局这份报告告诉你

发布时间: 2018-07-02 09:53:16

来源: 常德规划

分类: 国内动态


区域经济的竞争,关键是交通枢纽的竞争。现在,常德市委、市政府大力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”的发展战略,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组织综合交通大会战,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。

为切实落实好这一举措,常德市规划局成立了由局相关领导、相关科室和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常德综合交通课题调研组。自3月上旬起,先后到市发改委、市铁路办、市交通投、桃花源机场等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认真调研,并与国家有关部门及周边兄弟市州进行了有机衔接。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、会商、分析、讨论,形成了这份调研报告。

一、常德现状交通体系的主要问题

1、对外运输通道不畅。常德市对外交通现状总体上看,路网总体结构呈一环六射, 分别为常岳高速(G56)、常吉高速(G56)、常张高速、常长高速、二广高速,其中二广高速(G55)北接G50沪渝通道,南连沪昆通道(G60),常德与国家各主要通道虽然形成快速联系,但与城市群缺乏直接通道,联系可靠性不强。与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仅有一条通道相连;港口布局分散,规模较小,航道通航能力有限;桃花源机场目前仅为4C级机场,航线数量和航班频次不足,机场集疏运条件较差,年旅客吞吐量仅28万人次,与周边其他机场差距较大。

2、市域交通联系不便。中心城区与市域县市之间的联系通道少、等级低,主要依靠省道和国道,分别是G319、G207,S227、S226、S205、S306、S304、S302。中心城区与北部的通道仅依靠G207和S306。G207向北连接临澧和澧县、津市;S306向东北接入津市;石门与中心城区缺乏高等级公路的联系。城乡公交服务模式比较单一,仅有短途客运巴士服务,运能低、运速慢,难以适应市域快速联系需求。

3、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设施衔接不畅。常德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设施齐备,但地理自然因素和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分隔明显,跨各类交通设施通道和跨河通道不足,不同交通系统衔接不畅。

高速穿城:常张高速南段穿越德山城区。

公路穿城:中心城区共有三条公路穿过, G207南北向穿越中心城区,S306东西向穿越主城区,呈“X”型穿越江北城区,G319呈“几”字型穿越江南城区,部分区段与G207存在共线。

铁路穿城:石长铁路南北穿越常德市中心城区,中心城区过石长铁路已有通道共12处。其中公路2处,G207在中心城区南部与北部两次跨越石长铁路;主干路跨铁路共6处,分别为朗州路、紫缘路、环湖路、洞庭大道、常德大道、桃林路;次干路过铁路共4处,分别为朝阳路、青年路、人民东路、政德路。支路跨越一处。中心城区跨铁路总容量为48车道,合计36000pcu/h。总体上看过石长铁路通道规模偏小,与接线道路不匹配。

沅江分割:沅江航道贯穿常德城区,将常德市区分割为南北两岸。常德市现状过江通道共有三处,其中武陵大桥连接紫缘路和善卷路,为双向4车道;德山大桥连接常德大道和莲池路,双向4车道,桃花源大桥连接桃花源路与鼎城路,双向4车道;过江通道总容量12800pcu/h,难以满足现状过江交通量,三个通道间间距过大,平均间距5.5公里。其中武陵大桥与德山大桥间距约7公里。

机场集散:常德桃花源机场紧邻江南城区,由主干路桃花源路接入高速环线和常德中心城区,现已开通部分大城市航线。由于高速穿城、公路穿城、铁路穿城、沅江分隔,城区与城区之间、各交通节点之间联系不畅。

4、中心城区道路网分布不均。常德市中心城区主干路网密度1.17公里/平方公里,次干路网密度1.24公里/平方公里,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中的要求,但支路网密度仅0.92公里/平方公里,远远低于规范中的规定。路网分布不均匀,江北老城区路网相对发达,江南城区路网分散,不成体系,江北与江南城区间缺乏贯通性干道,未形成整体路网,尤其缺乏必要的快速路通道提供长距离快速通行服务, 同时“微循环”不畅。

5、停车难问题突出。中心城区尤其老城区停车供需矛盾日益严重,停车泊位严重不足,占路停车造成交通拥堵。

6、公交欠发达。客流主通道缺少大容量、快速公共交通服务,公交线路不太合理,公交整体吸引力不强,城区居民公交出行比重不足20%。

7、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与空间衔接不够。全市缺乏综合性交通枢纽,各种客货交通方式之间相对独立,铁公水之间缺乏有机衔接,城际、城乡和城区之间换乘不便,综合交通整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。

8、综合管理水平不高。交通管理职能相对分散,统筹协调存在难度;市场化运作水平低,交通投融资能力不强。

二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意义

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首要需求。常德作为湘西北汇入长江经济带的必经通道,具有连接长株潭城市群、武汉城市圈和成渝经济区的作用,同时又是“3+5”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,是长株潭经济增长极向湖南西北部辐射的重要节点,发挥和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,弥补区位劣势,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交通城乡一体化的基础,有利于促进人口的自由快速流动,有利于物流资源的快速配送,有利于农村居民便捷的享受城镇优质的公共资源,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,促进城乡融合、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。

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是常德产业发展的需要。产业是常德建设发展的根基。拥有良好的综合交通体系,将可以支撑市域内各个园区之间的沟通联系,有利于高度整合资源,促进产业发展,推动于产品输出。良好的交通体系对提升园区竞争力、带动旅游产业发展、农业现代产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,是实现产业立市的必要途径。

三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

目标定位

建立高效、安全、节能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把常德建设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交通枢纽城市。

1、对外交通定位。有步骤地完善公路、铁路、水运、航空立体交通网络,到2030年,实现“123”目标,即1对接长株潭城市群、2对接武汉城市圈、3对接成渝经济区,逐步形成常德对外高速快捷的立体交通体系。

2、市域交通定位。加快推进沅澧快速干线及以县乡公路为主体的公路体系建设,结合既有高速公路,到2030年,实现“1530”目标,即所有乡镇15内能上国省干道,市城区30内可对接各县城。

3、中心城区交通定位。路网与公交并举、动态静态交通结合、各个子系统协调、高效畅达的城市交通体系,到2030年,实现“2020”目标,即城市内部各组团之间的车速不低于每20公里,出行时间控制在20内。

四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具体路径

1、抢抓高速公路建设机遇。加快推进常安、安慈、宜常等高速公路建设,力争到“十三五”中期常德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00公里,在各区县(市)均建设便捷互通口,形成连通周边省市的“一环六射、一纵一横”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。所谓“一环”即以市城区为中心的80公里高速公路环,“六射”即向长沙、岳阳、荆州、张家界、吉首、邵阳6市辐射。

2、抢抓高速铁路建设机遇。常德未来几年将建成国家区域性高铁枢纽城市,为“开放强市、产业立市”战略提供强大支撑。规划建设常德高铁枢纽站,尽快建设渝厦高铁、呼南高铁。

3、突出空港建设。积极推进常德桃花源机场4D级改造,确保飞行区等级达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同等水平,开通国际航班,力争到2020年,建成年旅客吞吐量220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1.6万吨、运输起降2.1万架次的客货混合空港,远期2030年规划等级4E,往南延长600米至3200米。近期场内用地增加到238.74公顷;远期场内用地面积381.99公顷。主要任务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:

优化机场集疏运体系,加强铁路、公路、城市公共交通与机场之间的衔接,提升机场对泛湘西北地区的吸引力。

积极发展通用航空。对澧县、安乡2个通用机场进行改扩建,新建石门、汉寿2个通用机场。

4、加快内部交通网络建设。建设完善三个公路体系。突出建设好四纵四横的沅澧快速干线体系,完善通乡通村公路体系,建立一个完善的城乡交通网络。

5、坚持以改善路网布局、优化交通模式为重点,加快主城区交通体系建设。

①明晰各类道路等级层次,规范各类配置控制。进一步明确主城区的快速路、主干道、次干道、支路等级及功能,同时,根据技术规范,利用规划手段,对各类道路的周边配置进行控制或优化。要突出解决现有道路等级不明确,周边的商业、小区、物流配置混乱的问题。要通过道路性质及功能明晰,规范周边商铺设立、规范人车出行。要严格控制马路两边商铺林立问题,促使店铺向市场集中;要解决好人流、车流拥堵问题,通过技术手段缓解主干道交通压力。

②进一步畅通主血管、完善微循环。完善一个快速体系、建设一批过江通道、优化一批神经末梢。

完善一个快速体系。构建功能互补的常德三环快速交通系统。即:高速公路外环,主要是市域过境交通环,快速路环(中环),为城区长距离交通环,快速公交环(内环),为城区核心区公交优先通行环。

建设一批过江通道。为推进江南、江北整体同步发展,两岸交流将更加密切,根据跨江交流分析,至2030年,高峰期跨江机动车交通需求为18000pcu/h,目前的通行能力为13600pcu/h,现有通道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;尤其是沅江一桥和沅江二桥是公路桥梁,并不是城市桥梁,上下桥梁很不方便,削弱了其沟通两岸的能力;所以在推进城镇群建设过程中,需加大过江通道建设力度,尤其应积极推进阳山过江隧道和沅江四桥建设,过江隧道是重塑城市主轴线,促进一江两岸、协调发展的需要;是发挥拥江优势,带动两岸产业发展,提升周边地块价值的需要;更是两岸群众加强联系,促进城市融合的需要。此外,还应逐步加快其他过江设施建设,增加过江通道能力。

优化一批神经末梢。畅通微循环。加大对城区一批次干道、支路、巷道的提质改造,提升通行能力,缓解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。对于北部新城、西部新区等未开发区域,要采用规划控制等手段,增加支路占比,加大街坊内巷道数量。促进微循环畅通、街坊大小合理,增加城市的友好度、亲切度。

③优化布局停车区。按照短缺供给、适度供给、宽松供给三原则,对照配备中心城区、次中心城区、其他区域的停车场。大力控制核心城区的停车泊位数,减轻核心城区的车流量。加规划提供一定舒适、悠闲的慢行街区,如规划中的大河街、小河街等,既传承文化,也丰富人们出行的交通选择,促进路权平等、促进社会公平,构建和谐城市交通。

④优化交通模式,确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。公共交通是人均占有道路资源最少的交通方式,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加快构筑快速公共交通主骨架,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、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。运用现代技术手段,为居民提供均等、便捷、舒适的出行服务。2020年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%,2030年力争达到40%。要做到一整合、两优化、三完善,实现均等、便捷、舒适目标。

一整合。整合公交资源,参照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模式、服务标准、扶持政策,对城市郊区和农村客运实行公交化改造。按照分步推进原则,在2020年前,实现城市周边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公交一体化经营管理,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线网通达深度和覆盖面,理顺城乡客运票制票价,推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。2030年前,市城区500平方公里外的公交客运实行统一行业管理,以各个县城及城市组团为建设主体,逐步实行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经营主体一体化。同时,还要整合出租车、公共自行车的出租营运,统筹和轨道交通之间关系。

两优化。优化站点布局和站场建设。优化站点布局,到2030年,主城区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%,80%居民公交出行的全程出行时间不超过20;优化公交场站建设,达到每标台车辆200平方米停放要求,实现收钞、保洁、加油、维修、停靠一体化管理。优化布局一批大型客运站场,做到与人流、物流相匹配。

三完善。完善综合换乘体系、完善现代管理体系、完善综合公交体系。

1、完善综合换乘体系。在主城区建设项完善一批综合换乘枢纽,普通公交,实现与长途车站、火车站、飞机场等其他交通工具的无缝虑在常德火车站、常德高铁站、桃花源机场、白马湖商务中心建设一批综合换乘枢纽。

2、完善综合公交体系。推行绿色公交,加大新能源汽车使用,节能、环保型等新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使用率逐步达到50%,万人拥有公共汽(电)车达到小康城市14标台建设标准,公交出行分担率提升至40%。完善公交种类,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速度,做好轨道交通前期准备,重点做好通往重要交通枢纽的轨道布局控制;要根据城市水系改造进度,做好水上公交的规划,逐步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公交体系。

3、完善现代管理体系。

一是推行“大公交”管理理念,统一城市交通经营管理主体,对地面公交、水上公交、轨道交通、出租汽车、公共自行车实现交通规划、建设、运营、监督统筹管理;

二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信息平台,涵盖所有公交形式,实现城市公交安全应急保障、城市公交综合智能调度、公交运营车辆监控、全市统一公交IC卡收费结算、互动式乘客出行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,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管理;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创新,提高既有公交运行速度,特别是要通过智能型信号系统或具有高差的基础设施为BRT提供优先权。

⑤加快物流站点建设,提供产业支撑。着力把常德打造成泛湘西北物流枢纽,规划建设好四大物流园区,即打造武陵区、常德经开区、鼎城区、临澧为主的核心物流区,重点发展商贸、烟草、航空、制造业物流;打造以安乡、汉寿、鼎城、西洞庭、西湖为主的湖区物流区,重点发展粮食、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;打造以石门、桃源为主的山区物流区,大力发展矿石、茶叶、柑桔、电器、木材等大宗商品物流;打造以津市、澧县为主的副中心物流区,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轻纺物流及装备制造物流。

五、可持续、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策略

(一)规划引领

1、多规协调。重视交通规划的编制以及与土地利用、城镇布局、产业布局的相协调、相衔接。

与土地利用相协调。土地利用和交通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。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家庭、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,对土地利用性质、强度和价格的影响;土地利用的密度、强度、混合度影响交通形态。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,通过集约性,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、节约道路资源、减少环境污染。

与城市发展形态相协调。在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的基础上,应当将交通规划、尤其是突出公共交通的规划与城市发展形态相协调,确立发展集约型城镇、集约型街坊的理念。

这里以发展集约型街坊为例:即发展规模适度的、密集的、集聚了必要功能的综合型街坊。在交通规划上对街坊交通匹配完善的公共交通,倡用。总之,在各个规划阶段中倡导具有公交导向的用地形态和布局。

在北部新城等新区的开发中,应注意发展集约型街坊问题,要突出街坊功能的综合性,突出职住平衡、商住平衡,如果仅仅是建设用途单纯的新城,由于购物等导致的长距离出行,势必影响城市的品质。在老城的改造中,应根据各街坊的不同现状,进行合理的调整改善,提升街坊品质。

与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相协调。在沅澧城镇群建设中,要认真研究高速公路、高速铁路、四纵三横快速干线以及国省干道对周边城镇、园区、工业带的影响,要在规划中考虑为重点城镇提供交通支撑,充分发挥交通的带动作用,特别是要为各城镇节点提供好长距离交通支撑,使效益最大化;沅澧城镇群各重要组团也要考虑与重要交通线路的关系,研究本城镇发展方向,充分利用好交通功能。

2、严肃执行。规划编制过程中,应充分论证、广泛凝聚共识、征集民意,给广大市民美好预期;在规划执行中,应依法依程序实施,引进严格可行的监督机制,确保规划项目的完整、有效实施。

3、区域协调。建立与边界城市的交通规划协调机制。比如和荆州、宜昌、恩施、武汉以及岳阳、益阳、张家界、湘西等城市交通规划的对接和相协调、相适应。重点协商沅澧城镇群北部与湖北的水运体系、高铁和高速路网构建;与张家界、湘西、常德三市旅游金三角道路体系构建等问题,促进区域的协作和共赢。

(二)管理强化

应高度重视对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,好的路网体系配合好的管理体系才能发挥最佳作用。做好路网建设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。

1、路网建设管理。一是提升常德路网系统整体规模。二是要在既有路网基础上,针对城市特点、路网结构形态和交通流特征,因地制宜,在畅通“主血管”的基础上,重点加大“微循环”疏通力度,提升交通容量;通过技术手段,如采用单向通行、信号灯配时设计、交叉口渠化设计、交通监控等提升交通效率。

2、交通需求管理。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有车辆拥有管理、车辆使用管理、出行行为方式刺激三种。

一是大力支持公交发展。通过系列刺激政策,整合交通资源,增加站点布局,提高公交效率,让公共交通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模式。

二是对私人汽车控制使用和控制拥有相结合。逐步限制小汽车的拥有量,特别是对小汽车的使用进行限制,主要是控制重点路段的停车、过境收费、征收相关使用税费等。

三是建设具有公交导向的用地形态和布局。从行人视角出发,加强建设集约型、服务型、综合型的街坊建设。特别应对涉及民生的各类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,如医院、学校、体育场、公园、综合商场等。减少居民使用交通工具尤其是小汽车的频率,让居民更多的

(三)信息支撑

以智慧常德平台为依托,建立常德市智能交通系统。通过信息手段,加强对交通工程项目、GPS定位、交通指挥、市民卡应用、交通行政许可的支撑,充分发挥规范交通行为、缓解交通压力、支撑产业发展、方便市民出行等作用。

通过信息公布、红绿灯调控等手段,疏导拥堵区域的交通;通过技术手段,规范机动车行驶、控制重点路段停车、重点区域通行等。例如,可结合常德市BRT现状,通过在公交车上安装感应器,通过感应技术,当一定距离内的BRT公交车通过十字路口时绿灯自动延时,实现公交优先;比如,新加坡在机动车上安装了和账户绑定的磁卡,对进入重点区域的车辆征收拥堵费,缓解核心城区的交通压力。

建立完善和周边城市的区域通关信息、市域范围的产业信息、物流信息等平台,支撑工业产业、物流产业、旅游产业等产业的发展。

责任编辑: lixianbj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